中国考研文学网>历史小说>八零神医小娇媳 > 第四百零四章 湿温误下
    用药之后病人大便,先溏后泻,脘胀甚且痛,并且开始呕吐、呃逆。身热虽然大减,神志反而模糊,昏昏而睡,而且连续三日未再更衣,家人一看不行就又把病人送到我这里,我百思不得其解,就想到了您,让您过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郎中说出了病人的来龙去脉,以及他的诊断。

    一个郎中不怕被人耻笑而把病人领来看另外郎中的,这也是绝无仅有的。很多郎中宁愿自己拒绝,也不会这么负责的陪着过来一起看病。

    “我先看看再说。”齐璇摸了一下病人的体温,不算是太高大概是三十八度上下。撬开嘴巴看舌苔,是红绛,她随即用手扪舌,指上有津液。随即明白了。

    当下开出药方。

    “这是怎么回事?神医,我的方子错在了哪里?”郎中见齐璇下笔,随即问道。

    “病人起初舌苔黄,胸痞,渴而不饮。这应该属于湿温湿热并重,如果当时用甘露消毒丹,或者连朴饮这些清热化湿的药,病人的病应该迎刃而解,可是你用了藿香正气散。

    藿香正气散药性温燥,治湿偏于表而不其里,治热用药偏温,致使病人热,病情有加无减。

    病人舌红边尖绛红而干,错语而神志不清,这是湿浊蒙蔽心包的趋向。可你二诊误认为是热结胃腑,用了小承气汤,反而伤了病人的脾阳,此一误再误,病情就加重。

    患者三日没有如厕,这也和吃的少有关系,古人有验证方说其脐以上为大腹,或满或胀或痛,此必邪已入里。亦要验证之于舌,或黄甚,或如沉香色,或如灰黄色、老黄色、或其中有断纹,皆当下之,如小承气汤,若未见此等舌,不宜用此法,恐其中有湿聚。而你肯定是断章取义,有时候辩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,这是人的性命,不可疏忽。”齐璇正色道。

    “是,是,是我的疏忽,小神医名副其实。”吴方抱拳。

    “我开了一副菖蒲郁金汤,开蒙蔽之心窍,再用连理汤,炮姜和黄连同用。再加草果和黄芩辅助。”齐璇说道。

    “黄连苦燥,炮姜辛温,宣泄开降,配伍恰当。草果助炮姜,黄芩之苦助黄连,仍意在宣泄升降。这药配的真是玄妙。”吴方赞道。

    “吴医师,小神医的药真的能有效?”女子懵懵懂懂,对她来说吴方是他们岛上唯一的郎中,自然比齐璇更加可信。

    “当然,这么晚了咱们也没有办法回去了,要不就借村长的房子熬药,让你丈夫喝下去,药效应该马上显现出来的。”